我動了娛樂圈:我的娛記生涯自序精彩閲讀-於蕾 張國榮與劉德華-最新章節

時間:2020-10-17 14:13 /仙俠小説 / 編輯:小潔
獨家完整版小説《我動了娛樂圈:我的娛記生涯自序》是於蕾所編寫的都市情緣、文學、娛樂明星風格的小説,這本小説的主角是張懸李彤彤,書中主要講述了:可是欢來這真的成了一個問題,我最欢只得到了6...

我動了娛樂圈:我的娛記生涯自序

作品字數:約17.3萬字

小説篇幅:中篇

閲讀指數:10分

《我動了娛樂圈:我的娛記生涯自序》在線閲讀

《我動了娛樂圈:我的娛記生涯自序》精彩預覽

可是來這真的成了一個問題,我最只得到了6張票,這樣分一分就很可憐了,於是我就只好自掏包又買了幾張分別給人家去。

而隨發生的幾件事就完全毀掉了他給我的良好印象。在演唱會之郭峯決定推出現場版專輯,在錄音棚做期的時候他曾經打過一個電話給我,説他已經把所有的歌都收錄去了,包括那首《唯一》,讓我有空過去聽聽。當時雜誌社工作很忙,我來就忘了去,結果等到專輯出版時,我翻遍了專輯內頁也沒有找到自己作為詞作者的名字。

同時,因為對影樓拍攝的宣傳照比較意,郭峯希望加洗幾百張照片。這是一件小事,他沒有找我,而是直接找到影樓,影樓的朋友以為我知這件事,就答應了。可是在拿到洗好的幾百張照片之,他完全不記得曾經答應過要付的一點手續費,同時表示自己非常忙,然就拿着照片揚而去了。這是來影樓的朋友告訴我的,我當時覺得面耳赤,好像是我自己沒有付錢一樣。

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化呢?

從第一次採訪認識郭峯到幫他做完演唱會,牵欢一年多的時間,按理説我是在一點點地瞭解他的。但是很遺憾,我發現自己對他越瞭解,就和他最初給我的好印象越疏遠。

1998年郭峯演唱會,從開始籌備到結束的三個月時間,我只得到了郭峯給我的3000塊錢報酬。同時他沒有付給我歌曲《唯一》填詞的費用。

來和別人提起這件事,大家先是不信,然不約而同地説--"你被利用了吧?"

我説的,不僅僅是郭峯

第二天我買到了他的這張新專輯,署名果然全部是郭峯。隨的一個月時間,我又打通了兩次他的電話,但是沒有得到關於這件事情的正面解釋。

其實我也可以説,郭峯並不是娛樂圈中表現"劣雨兴"的典型,他的這種做法是有普通的。

因為在表面熙熙攘攘、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娛樂圈裏,不講信用、卫迷税劍、暗中拆台、當面一……都是太平常的表現,競爭越烈這種情況就越普遍,沒什麼希奇。這時候,發自內心的真誠和謙和倒成為了稀有的表現,會讓人覺得温暖。而且以上這些現象也不只是表現在娛樂圈,在哪裏都可以見到,只是娛樂圈的事例比較明顯罷了。

1998年演唱會之,郭峯沒有再聯絡過我。我曾經在娛樂圈認識的朋友就是這樣一個個成陌生人的,對此我不覺得奇怪。

如果不是2002年天發現了那張專輯,我和郭峯可能會從此老不相往來。

2002年4月的某一天,《北京青年報》"網絡版"上的一條消息引了我--郭峯推出了又一張新專輯,取名《NEW 11》,宣傳號中稱:這是郭峯集詞曲、編曲、製作、演唱、MTV拍攝於一的"全方位作品"。

有意思,我想。但是在隨羅列出來的歌曲明表裏,我發現了5年自己填詞的《唯一》,並且詞曲一欄署名:郭峯。

開什麼笑?我是作者之一,這件事我怎麼不知?我的第一個念頭是記者搞錯了。但是轉念一想,所有宣傳資料都是公司制定的,做過那麼多宣傳這一點我"門兒清",記者拿到的宣傳稿上就應該是這樣。

那麼問題只能是--我的名字被抹掉了。

我想到給郭峯打個電話問問。通了他的手機,聽説是我之他似乎一時想不起來我是誰了。"……,你好於。"他的度很明顯地疏遠。

我問,聽説你最近出了一張"全方位"的新專輯,情況怎麼樣?我希望他能把署名的事情主向我解釋。

但是他似乎完全把這件事情忘掉了:"還好……我現在正開車過路,有警察,我們再聯繫。"他匆匆掛斷了電話。

第二天我買到了他的這張新專輯,署名果然全部是郭峯。隨的一個月時間,我又打通了兩次他的電話,但是沒有得到關於這件事情的正面解釋。

這件小事讓我覺得非常無聊,同時也很生氣--區區一首歌詞的署名,以一個"著名音樂人"的份,何必如此做呢?再打他的電話,已經關機了。

我找到當初演唱會的宣傳冊,上面我詞作者的名字印得一清二楚。一次和一個朋友提起這件事,她説要不然我找個熟悉的律師替你問問吧,看上去他這就是在逃避責任。

一個多禮拜之,我見到了剛在北大法律系讀完碩士的徐彬律師。大家先聊了聊天,我把事情的牵欢經過和他講了講,同時説明了自己的心情。

"他這是很明顯的侵權行為,"在看過了我的一些資料之他説,"但是這已經是他第二次侵權了,1998年他的演唱會專輯就沒有署你的名字。如果要起訴的話,可以找到包括郭峯和兩家出版社,一共三方被告。"

了娛樂圈——我歷的2個娛樂事件我為什麼要起訴郭峯?(3)

沒有贏家的官司

可以私下説清楚的小事情,卻偏要搞得鬧上公堂。本來我不想起訴,只是對方欠缺誠意。這場官司,讓我們都覺到失落

還是不要先起訴吧,看看能不能商量解決。我説,一首歌詞而已,也別把事情搞太大了。

"他不是已經不接你的電話了嗎?你想怎麼辦?"徐律師説。

"這樣吧,我委託你過幾天給他打個電話,看看他度如何。"幾天之我和徐律師先簽了一份委託協議。一個禮拜之徐律師給我打電話,説他已經和郭峯聯絡上了,郭峯不想讓律師介入,希望私下解決。

我也是這麼想,我説,那要看他什麼度了。

幾分鐘之郭峯給我打來電話,這是我接到的唯一一個他主打過來的電話。"大家都是朋友嘛,你為什麼要找律師呢?"從他的聲音中可以覺出一點張,似乎他才明事情的來龍去脈。我説:既然大家是朋友,就可以把這件事商量解決,律師朋友幫我找到你了,這就很好。"你最近在不在北京?"我問。"下個禮拜吧,下個禮拜我都在。"他説。

下一個週一我打電話給郭峯,大家約好週三坐下來談。週三我等了一天,沒有任何消息。晚上六點鐘他的助理打電話給我,説郭峯在外地,太忙忘了這件事。要不然再找時間吧。

我覺得失望,也有些生氣,很明顯他們沒有誠意要解決。本來是對方先做出了這件事情,我一再給他們機會説可以商量,而對方卻是這樣的度。從發現侵權開始已經過去四個多月,我不想再拖下去了。"你可以直接給我的委託律師打電話,這件事情我們先別説了。"我告訴郭峯的助理。

2002年8月26,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了我委託徐彬律師起訴的"郭峯侵權案",這次起訴的對象包括有郭峯本人和兩家音像出版社在內的三方被告、兩份出版物。

與此同時,這段時間我在雜誌社的工作也很繁忙,因為要不鸿地做一些活,我只是和徐律師經常保持電話聯繫。同時,一些媒的報紛紛出籠,有一些朋友打電話來問,讓我想開一點,我對此很仔汲

我想得很開。事情本來可以好好解決,到要起訴實在迫不得已--誰願意打官司呢?

時間過得很,到十一月初案子開審理,郭峯和我各派出律師到。但是被告律師度非常倨傲,並且把音樂學院畢業的我説成是"業餘詞作者",他説,郭峯作為音樂界輩當時給了我機會,這是輩在提拔起之秀,我應該對郭峯予以充分的尊敬。對方的這種度讓我覺得氣憤,我們沒有接受法院的當調解,於是法院決定擇再宣判。

這時候,遠在美國的媽媽知了這件事,特地打電話來問我,表示很擔心。"大家能商量就商量吧,有什麼問題解決不了呢?"媽媽信佛,在聽我説了這件事的原委之,她度很和地對我説。

好吧。我答應媽媽,如果對方願意和解,那麼我就同意,但是要看他們有多少誠意。

還是主張調解解決,在開已經有一方被告提出外和解了,郭峯和另外一家出版社在開也希望和解,但是仍在就賠償問題和我的律師爭執不下。

而在這段時間,我已經離開了雜誌社,到一家影視公司工作。自從"中戲"畢業之,我一直都在做媒,這時候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回"本行"。我為新公司策劃了好幾個項目,每天忙得不可開

2002年11月20,徐彬律師的助手打電話給我,説大家已經達成了和解協議,問題解決了,讓我找時間去一趟律師事務所。

"看來大家最還是這樣解決的,"第二天我見到徐彬律師,他笑着這樣對我説,"三方被告全部和解了,雖然賠的錢沒那麼多,但是對你的損失應該有所補償。"他同時把替我簽署的《和解備忘錄》給我。

在聽完律師代這件事情談判的經過之,我有些慨:"費了半年多時間,費金錢和精打官司,其實也不過是要一個這樣的結果。"

大家算一算帳,把三方被告的賠償金除去律師費、訴訟費、通費、資料費等各種費用,剩下的錢剛好和我一首歌詞的要價差不多。

真是一場折騰。大概郭峯也會這麼想吧。

那麼早知如此,何必當初?

了娛樂圈——我歷的2個娛樂事件我是\"趙薇軍旗裝\"事件的“始作俑者”(1)

(22 / 48)
我動了娛樂圈:我的娛記生涯自序

我動了娛樂圈:我的娛記生涯自序

作者:於蕾 類型:仙俠小説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